□□□当前位置: 中国书画名家网--书画信息--评论:央美开放式考题值得“点赞”

打印本页
评论:央美开放式考题值得“点赞”

 

    近日,中央美术学院艺考试题引发热议。在今年本科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的考试题中,考生被要求阅读鲍勃·迪伦的背景信息及其《答案在风中飘荡》歌词节选,绘制一幅表现诗歌意境的造型视觉画面,并为鲍勃·迪伦设计一款获奖证书。很多考生对此表示“不理解、很意外”,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中央美术学院的考题不应该“脱离美术本质”。
    笔者仔细阅读考题后认为,考题本身并未脱离美术本质,同时背景材料信息非常充分,考察的并不仅是对于鲍勃·迪伦或是美国民谣音乐的理解,更重要的仍是通过美术功底展现的艺术思维。通过给出的信息,一万个考生眼中也许就会出现一万个鲍勃·迪伦,看似开放的试题,却考察了考生的综合能力:对于怀揣艺术理想的学生而言,对待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包容心态、海量的知识储备、碎片化信息的处理能力等,都会对其艺术学习以及未来从业带来非常多的好处。笔者认为,此次考题考察的不仅仅是美术功力,更是丰富立体的艺术鉴赏、理解、表现能力。
    多年来,艺考常被人诟病为一些文化课基础不好的学生的“遮羞布”,美术甚至一度成为部分临时抱佛脚学生的首选——放弃文化课,参加各种各样的考前培训班,凭借培训老师多年的经验和理解去押宝考题,进行突击训练,从而“混”进高校的大门。本次中央美术学院的考题无疑给了那些没有艺术抱负、突击速成的考生当头一棒。笔者认为,更多这类考题的出现,不仅会引导考生涉猎多种类型的文化艺术知识,也许还会导致培训机构进行教学调整,引导考生培养独立的艺术思考能力和价值观。
    如今,艺考成为媒体和社会大众每年一度的热议话题。艺术院校持续扩张让很多艺术门类门槛降低。而美术专业是保持着相对冷静、谨慎、高要求的艺术门类之一。考题的某些改变,也证明了部分美术类院校对于艺术的追求态度和艺术教育的责任感。
    笔者认为,不仅艺术院校,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转变思路。最近的“诗词热”导致人人争相背诵诗歌,这是个好现象,但有多少人真正明白李白杜甫究竟要表达什么?有多少熟记农民起义时间地点的学生,根本不理解几千年来中国究竟是如何一路走来?又有多少学生在通过高考以后,再也不会去碰触曾经学过的知识?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,对于知识的运用远远不止于应试。通过学习不同的科目门类,储备知识、建立认知,塑造文化价值观以及审美和判断力,最终才能真正实现知识改变命运。(来源:中国文化报)

加入时间:2017年3月16日8:29 〖推荐给好友〗 〖关闭窗口

相关新闻